1、非发热类患者去医院看病如何做好防护?
第一,如果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到医院去,应该尽量避免到发热门诊就诊。第二,在去医院之前,最好通过网上挂号、预约等形式减少候诊时间。第三,到医院去的时候,可以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级别及以上的口罩。第四,医院内的物品、环境表面最好不要用手随便去摸,尽量少接触。第五,随身携带手消毒剂,在触摸医院公共设施后,用手去摸眼睛、鼻子、口之前,或者离开医院时,要记住手卫生。第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戴手套。
2、频繁使用消毒剂是否影响身体和环境?
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对于阻断间接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但消毒一定要适度,应该保证它不对身体带来危害,不对环境带来长期的污染风险。有四个提示:
第一,对物品的消毒,能用物理方法就不要用化学消毒剂。56摄氏度30分钟的热水就能够杀灭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像餐饮具就可以尽量选用物理加温消毒的方式。建议开水煮10分钟,一是水在有些地方不一定100度开,高原地区可能70多度、80度水就开了。二是做餐饮具消毒不只要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还要考虑其他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所以推荐开水煮沸10分钟,这是对餐饮具的消毒。
第二,用化学消毒剂来进行空气消毒时,一定是用在无人的室内环境,室外的空气消毒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外环境的表面,比如马路、广场、草坪,这些地方不应该反复喷洒消毒剂,应该避免使用飞机来广泛的喷洒消毒剂,如果有明确的局部环境受到了传染源污染,用消毒剂做一次性的终末消毒就够了。大面积反复的喷洒消毒剂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是要避免的。
第四,往人体大量喷洒消毒剂,包括强迫通过消毒通道,可能使消毒剂经过呼吸吸入,经皮肤来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存在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我们强调手卫生,手消毒用的专用手消毒剂,每天多次使用是安全的。
3、外出回家后,外套衣服应该怎样消毒?
第一,日常的外套,回家以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没有必要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了,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
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来浸泡消毒,这几类消毒剂比较常用,一是酚类消毒剂,二是季铵盐类消毒剂,三是以84消毒液为代表的含氯消毒剂,这三类消毒剂做衣物的消毒都可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进行操作。这三种消毒剂也各有缺点,使用时要注意。酚类消毒剂有时候会让化纤材料着色,可能让它变色。84消毒剂等含氯消毒剂可能会对衣物有褪色作用,会漂白。季铵盐类消毒剂,如果跟洗衣粉、肥皂这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用,两边都会失效,既不能消毒又不能清洗。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消毒剂。
4、家禽产品能否放心食用?
目前,禽流感疫情随候鸟的传播,在全世界分布比较广泛,近两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的就有近1000起疫情,我们国家2005年在全国实施H5亚型禽流感强制免疫,从2017年秋季实施H7亚型强制免疫,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先后迅速得到控制。2019年,全国共报告发生4起疫情。与此对应的是,人群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感染和死亡病例也随之大幅下降,可以说我们国家目前禽流感无论是禽间还是人间发生率都是非常低的,大家没有必要“谈禽色变”,可以放心食用经检疫合格、合法上市的禽产品。
5、疫情对水产品市场影响大吗?水产品供应充足吗?
水产品是“菜篮子”的一个重要产品,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加大了对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水产品市场情况以及主产区水产品生产情况的监测。从监测的情况来看,当前水产品产地存量充足,供应有保障。从市场的情况看,据农业农村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45家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情况来看,2月1-10日,各个市场的交易量仅为往年同期的10%左右,到昨天为止在逐渐恢复,恢复到了往年同期的25%左右。水产品的综合平均价格每公斤大概在50-60元之间,其中鲤鱼、草鱼等大宗淡水鱼价格每公斤在20-25元之间,价格基本平稳,波动不大。湖北省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协调城市周边的规模养殖场直供超市,水产品的供应有保障,价格和疫情发生以前比变化不大。从供应的情况来看,当前国内水产品存量是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山东、福建、湖北、广东等12个生产大省目前存塘的水产品有近500万吨。接下来随着运输和销售的进一步畅通,更多的水产品将进入市场,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资料来源:健康中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整理:程靖媛
(宣传新闻中心)